《博览新闻》家门口的“暖心医疗港湾”
“我在北京跑过不少大医院,没想到家门口的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藏着这么多‘宝藏医生’!”近日,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到表扬信,常年在北京工作的赵女士,专门为消化内科二病区、普外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隔空点赞”。这背后,是三个让她全家人终生难忘的暖心故事。
2024年冬天,赵女士母亲因肝病住进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彼时,赵女士正在外地加班,心急如焚却分身乏术,只能天天对着手机焦虑到失眠。直到视频看到母亲病床柜上摆着削好的苹果,护士正笑着教母亲做呼吸训练,她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郭情情副主任医师每天雷打不动地查房,关注着母亲的病情变化;曹均铭医师更是贴心,总能把“转氨酶、胆红素”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解释得通俗易懂:“就像感冒发炎,咱们慢慢调。”护士们也关怀备至,换液时会特意暖热针管,查房时还会顺手帮老人掖好被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温暖着赵女士和母亲的心。
2025年春天,赵女士80多岁的外婆突然脑出血,她在高铁上急得手发抖,慌乱中,拨通了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曹均铭医师的电话。
“他根本不是神经内科的医生啊。”赵女士至今仍记忆犹新,电话那头,曹均铭没有丝毫犹豫:“你别急,我现在帮你联系急诊,把片子发过来,先评估!”一路上,曹均铭的消息不断传来:“急诊通道开好了”“CT片子看过了,神经内科主任在等着”“别慌,我们处理过很多类似情况”。
等赵女士赶到医院时,外婆已住进监护室,医生正拿着治疗方案等她签字。“那句‘别慌’,比任何安慰都管用。”后来赵女士才知道,曹均铭那天值完夜班刚到家,接到电话后,他立刻赶回医院,为她外婆的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近日,让赵女士全家再捏一把汗的事情发生了——她85岁奶奶被查出患有结肠癌,且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北京的医生说手术风险太高,这让赵女士一家陷入绝望。
得知此事,曹均铭医师第一时间联系了该院普外科二病区的姜美全主任、杨斌主治医师进行“组团会诊”。姜美全拿着CT片,耐心给赵女士家人画图讲解:“你看,肿瘤位置虽特殊,但可以从这里切口,避开血管……”杨斌主治医师则拿出一沓类似病例:“这几位都是80岁以上患者,恢复得都不错。”
术前,姜美全带着团队反复研究,改了3版手术方案,连术后吃什么、走几步路都写得清清楚楚。术中,医生们精准操作,原本预计4小时的手术,提前1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护士们无微不至地照顾赵女士奶奶,给她擦身、拍背,连赵女士自己没想到的细节,护士们都给考虑周全。
“在北京挂号要抢、问诊像打仗,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却发现,医生会主动留手机号,护士还会记得老人爱吃什么。”赵女士深情地说:“这里的医生不仅技术硬,更是最生动的‘救死扶伤’践行者。”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医患之间不是简单的治疗与被治疗关系,而是一场充满温情与关爱的双向奔赴。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威)
责任编辑:聂威
一审:侯林
二审:董振霞
三审:伊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