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原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医院概况
首页 >> 医院概况 >> 正文

6小时生死战:医生用“血管GPS”拆出被“栓”住的朝阳

日期:2025-08-01 15:44:08    打印    浏览次数:

   “大夫!她喘不上气了!”7月16日早高峰的公交站台,于阿姨突然栽倒在地,家属的呼救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此刻,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的“生命快递”模式,正悄然启动——

   “栓”住的肺,和分秒必争的“拆弹”指令

   刚被送进急诊室时,于阿姨的身体像个“警报器”:血压跌到80/50mmHg,血氧饱和度仅85%,嘴唇发紫,房颤的心跳声在监护仪上乱成一团“波浪线”。心脏彩超结果更让人倒吸冷气:肺动脉压飙到76mmHg(正常不超过30mmHg),肺动脉CT像张“交通拥堵地图”——左右肺动脉干被血栓死死堵住!

   “高危肺栓塞,相当于肺里的‘高速公路’全堵死了!”胸心血管外科傅庆涛主治医师赶到时,患者的每口呼吸都带着“撕裂感”。他一边用最通俗的话向家属解释“血栓就像定时炸弹,不拆随时要命”,一边按下了“肺栓塞绿色通道”的启动键。


   多学科“战队”上线:从“急诊室”到“手术室”的无缝接力

   医院瞬间切换成“超级战队”模式:护士火速建立静脉通路,介入导管室的“设备控”们5分钟内调试好DSA机器,转运团队推着病床飞速穿梭在走廊——连电梯都像提前收到指令,稳稳停在楼层待命。从会诊到进手术室,全程仅用45分钟,比国际救治黄金时间快了近1小时!

   手术台上,傅庆涛团队化身“血管里的导航员”:先在下肢静脉里“种”下一枚下腔静脉滤器(相当于给血栓装了“防护网”),再用超选导管像“穿针引线”般钻进肺动脉。造影屏幕上,血栓阻塞的位置清晰得像“堵塞的下水道”,团队用导管碎栓、溶栓“双管齐下”,一点点打通被堵的“生命通道”。


   从“紫唇”到“粉唇”:监护仪上跳出来的“奇迹曲线”

   “血氧90%…95%…98%!”当溶栓药物顺着导管流入肺动脉,监护仪上的数字不断上升。术后10分钟,于阿姨的嘴唇从“桑葚紫”变回“桃花粉”,血压也回升到120/64mmHg。复查心脏彩超时,肺动脉压从76mmHg降到50mmHg,连见惯大场面的护士都忍不住小声说:“这哪是治病,简直是‘给肺重启’啊!”

   家属握着傅庆涛主治医师的手直发抖:“俺们都以为要天人永隔了…你们真是把她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了!”病房里,于阿姨清醒后第一句话是:“我好像听见你们在‘拆炸弹’?”逗笑了一屋子人。


   “朝阳红”与“医者白”:比血栓更暖的是人心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病房窗户,刚好照在于阿姨床头的小花上。这场“生死时速”的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呼吸科医生为了观察病情,在病房外蹲守了整夜;介入护士怕患者紧张,握着她的手讲了一路“养生小段子”;傅庆涛下了手术台,又对着CT片复盘到凌晨——“每个血栓都是独一无二的‘谜题’,解对了才能救命。”

   如今,于阿姨已经能下床散步,她总念叨:“是医生护士把我从‘鬼门关’拽回来,还顺带教会我‘久坐要动一动’的保命知识。”而傅庆涛团队,则把这次经历写成了《满江红》:“待明朝、旭日映窗棂,朝阳赤!”——这哪里是诗句,分明是医者与生命的温柔约定。

专家介绍



   来源: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供稿:周美(胸心血管外科)

   编辑:勾翠华

   审核:黄蕾


上一篇:省重点 “实力圈粉”!鲁中烧伤皮肤外科凭实力领跑五十年
下一篇:摆摊送健康?夜市惊现 “中医天团”,非遗拓印玩到不想走!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版权所有 ©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技术支持:讯丰网络(原淄博智顺)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路65号  咨询电话:0533-7698222
乘车路线:(乘236路,20路,52路,26路,28路)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下车

公安网备37030502000176 鲁ICP备19062293号-1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