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不出的内心独白信
(编者按:这是一位离家千里执行特殊防疫任务的医生也是一位父亲的深夜告白。)
“爸爸,快回来吧,怎么还不回来,天黑了,下雨了,打雷了,不要在外面了,快回来吧!”
三岁的大儿子在视频那头莫名呼喊,殊不知现在是数九寒冬,没有雨,也没有雷,1岁多的小儿子,还不会说话,渣渣乱语“爸爸爸爸爸爸”,的叫个不停。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心里阵阵酸楚,眼泪在眼眶周边打转,赶紧挂断视频,怕两个小幼崽,看见我的哭泣的丑态,影响在他们心目中的伟岸形象。
妻子告诉我,小儿子一看见手机,就喊:爸爸爸爸,喊个不停,家里有亲戚、朋友去做客,说:领他去找爸爸。客人临走时抱着客人的小腿让带他去找爸爸。吾妻是一名人民教师,说话自然委婉文雅,听了妻子的所谓抱怨,我也是深感内疚与自责,内疚自己没有好好陪陪两个小子,自责自己没有做好一个父亲,没有做好一个丈夫,没有做好一个儿子,尤其是看看妻子微信空间的里关于过年:家里没有过年氛围,冷冷清清,只有窝在家里,两个孩子感受不到过年的欢乐,说爸爸不在,爸爸是去为了大家的事去工作了,爸爸抗疫的执念一直没放下,此去也算是了却一个难以放下的心结。
面对妻子的宽容与理解,面对妻子的支持与帮助,我无地自容,是啊,从来重庆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妻子在忙里忙外,伺候小的,照顾老的,平时还要忙工作,下班后再在新的岗位再加班,每天无缝连接,周而复始,感叹陀螺也不过如此。我在心底里感谢我的妻子,感谢她的付出,感谢她的支持与理解,感谢她为这个家所做的繁冗的事。虽然表面上不说,男人在外都是坚强而果断的,谁都是父亲,丈夫,儿子,在专班,每个人都有家里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满怀热情,认真负责,事无巨细,对待隔离同胞问寒问暖,关怀备置,可曾如此问候、关心过家里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呢?大儿子说,“重庆没有水饺、没有面、只有大米,怎么过年呢?快回来吧”!是啊,快过年了,时刻在脑海中刻画家里暖融融的样子,万家灯火好不惬意,好想家,好想家里的妻子,儿子,父亲,母亲,好想家里的凌乱的沙发,好想家里乱扔的孩子玩具,好想父母双亲那唠叨的话语,好想家里的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啊。
专班的同事是排解想家最好的良药,几个在异乡漂泊的孤独灵魂成为互相调侃,倾诉、慰藉的对象,努力压制甚至忘掉对家及家人的思念,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思念、执念是令人伤感的,可能更加努力的工作是为了战胜这种对家思念的恐惧。
有时候常常用自己是党员,自己是代表山东省出来的,自己是医院派出来的,不能给单位丢脸,不能给淄博市丢人,不能让省里不放心,不能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山东疫情的紧张,来安慰自己,想想也是,守在重庆就是守在家的门口,就是守在你用生命都想保护的人的前面,就是守在阵地前的一名尖兵。
面对隔离的同胞、老乡,我们也想说:我们想家,我们想回家过年,但是我们专班有我们的使命啊,责任不允许我们不管这些从海外归来的同胞。老乡,我们付出了,是为让同胞,老乡更好,更顺利的返乡,更安全的与家里人团聚;让他们更多的欢声笑语。他们家人安全,山东也就平安。
我们的付出虽然微不足道,连个微尘都算不上,但是全省各条战线的战友组合的一起就是一颗耀眼的、闪闪发亮的宇宙中的恒星,闪闪发光,这光是如此耀眼,令人心神向往。做好口岸工作就是撑起家的防疫屏障,撑起保护齐鲁大地的保护伞,拉起通往家的警戒线,拉起保护山东的防护门。
夜已深,窗外璀璨的灯火,缤纷闪耀的霓虹灯,色彩斑斓,照亮窗旁的我,像是在祝福我们,祝福雾都重庆,祝福瑞雪覆盖的齐鲁大地,祝福热火如荼的北京冬奥;不由地佩服自己,向新春佳节还在坚守的同志,向为山东疫情防控做出努力贡献的同志致敬。
写于2022年1月26日凌晨一点
作者简介: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骨三科医生孙中政,2021年12月12日,山东淄博市派赴重庆参与重庆口岸疫情防控,主要工作是重庆口岸入境的境外人士返鲁人员及户籍为山东人员的信息收集,汇报,及时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推送人员疫情信息,协助返鲁人员解决返鲁的具体困难,包括联系省内疫情防控组接机,宣讲省内疫情政策,及目前防控要求,目前仍然奋战在山东省驻重庆口岸疫情防控专班一线。
工作中的孙中政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