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种方法保护老人心脏健康
来源: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发布日期:2023-08-16 08:24:38 打印 浏览次数:1109 次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很多老年人都会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而这种病往往严重威胁着老人的健康。老年人保护好自己的心脏,日常做好以下这14个细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突发造成的影响。
起床宜慢:有研究发现,清晨心脏病发作危险增加40%。原因是,人体清醒时,体内就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血压随之升高,耗氧量也会增加。一觉醒来,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浓度更大,流动更困难。所有这些都会加大心脏负担。
清晨起床宜慢不宜快,一定要留足“缓冲时间”。起床后要注意保暖,如果爱晨练,切记充分热身再运动,以防增加心脏负担。如果正服用β阻断剂,最好在晚上上床前服用,这样清晨药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饮食健康:如果这顿饭有大鱼大肉,或者自己觉得吃得有点撑,那么饭后就是心脏病人的高危时刻。多项研究表明,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栓危险加大。人们用餐后流向胃肠的血液增加,心脏得到的血流相对减少;若暴饮暴食或饮食过饱,流经心脏的血液会骤然减少,引发心肌缺血或诱发心脏病的发生和加重。心脏病人切忌暴饮暴食。如果实在忍不住,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助于防止血液变稠。
适当补钾:钾能够调节心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多数成人每天需补充4.7克。钾在西红柿、土豆、香蕉、李子、葡萄干等中含量都很丰富,山芋和番茄酱中含钾量最高。钾离子可促进钠离子排出、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能防止胆固醇在动脉沉积,保护血管。
秋冬进补:生姜、洋葱是不可多得的秋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洋葱含有的类黄酮等物质,可降血压、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体情况,合理选择一些药补。
合理运动: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把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其沉积在血管内壁。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建议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次,每次运动的最高运动心率为170减去年龄,超过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按时服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很重要,不能等到疾病发作再去医院。可服用中药进行防治。冰片,有芳香开窍的作用,能够缓解病人不舒服的症状,维生素E和维生素B6,对保持动脉壁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花和冰片既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还可明显提高人体的耐缺氧能力,尤其提高心肌含氧量,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优秀药物。
防止便秘造成心梗:“便秘”是心脏病发作的“罪魁祸首”,由此导致心脏病患者意外发生心梗、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原因是,大便时过于用力会增加胸腔压力,减少心脏血液回流量,进而导致心脏病发作。要多吃高纤维食物,多补充体内水分,防止便秘,避免用力解大便。
少吃甜食:血压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过一定量,就会有血压升高的风险。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饮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此外,如豆浆粉、袋装麦片、黑芝麻糊、藕粉等冲调饮品,含糖量近60%,应谨慎食用。
释放压力: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专家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手指操:所谓“十指连心”就是说人的十个手指与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经常活动手指,无疑会增强心脏功能。同时由于每一根手指都有经络,经过四肢直接通到头面及脑的深部,所以运动手指时,就可刺激到大脑里不同的中枢。透过各个经络,对大脑不同区域产生不同功能的运动效果。
做时先吐气握拳,然后再用力吸足气并放开手指,这样可以使头脑轻松。接着用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指,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揉捏到小指,每指做10秒。做完后换手操作。接着,再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若干次。(注意:握拳时将拇指握在掌心)以刺激各指端穴位,增加效果。然后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按压拇指;用拇指按压各指指根,以刺激各经络。最后双手手腕伸直,使五指靠拢,然后张开,反复做若干次结束。
脚部锻炼:人在站立时,脚部的血液要从地面的位置返回到心脏。靠什么力量返回去呢?一靠动脉的压力,二靠平时的运动。在我们的足底有个“泵”,医学上把它叫做静脉泵。行走时,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挤压将血液泵回心脏。所以,老人经常走路,对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非常有益。
增加脚部柔韧性的锻炼也很有必要。足踩在地上,把足跟抬起来,站5秒钟。然后用足尖着地,再用足背侧着地,坚持5秒钟。这是一组动作,主要是锻炼足部关节的折曲、背伸能力。或在地板上放一块毛巾或一块布,用足趾去抓,这样可以锻炼足部肌肉的伸缩能力。还可以用足趾逐一将20个玻璃球夹住,然后放到一个盒里,每天做两次。
保持愉快心情:压力积累出的“闷气”会在体内蔓延,长此以往,容易使心脏“受伤”。此时,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给心脏“释压”:每天大笑三次。研究发现经常唱歌能增加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多做深呼吸,尤其是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也可以为自己减压。
注意保暖:研究表明,当气温低于12℃时,人身周围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大,血液流速减慢、血流受阻,血瘀机会增多,引发心脏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冬季减少户外活动,忌食生冷。风寒是秋冬季冠心病复发的主要诱因,要特别注意头部、手部、脚部的保暖。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注意穿衣服。
多打瞌睡:减少睡觉时间换取工作、娱乐的时光,是不少上班族的选择。挪威的一项研究表示,如果清晨起床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27%。而且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因此,不要等到筋疲力尽时才想起补个觉,应该随时随地抓紧机会打个小盹。
很多老年人都会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而这种病往往严重威胁着老人的健康。老年人保护好自己的心脏,日常做好以下这14个细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突发造成的影响。
起床宜慢:有研究发现,清晨心脏病发作危险增加40%。原因是,人体清醒时,体内就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血压随之升高,耗氧量也会增加。一觉醒来,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浓度更大,流动更困难。所有这些都会加大心脏负担。
清晨起床宜慢不宜快,一定要留足“缓冲时间”。起床后要注意保暖,如果爱晨练,切记充分热身再运动,以防增加心脏负担。如果正服用β阻断剂,最好在晚上上床前服用,这样清晨药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饮食健康:如果这顿饭有大鱼大肉,或者自己觉得吃得有点撑,那么饭后就是心脏病人的高危时刻。多项研究表明,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栓危险加大。人们用餐后流向胃肠的血液增加,心脏得到的血流相对减少;若暴饮暴食或饮食过饱,流经心脏的血液会骤然减少,引发心肌缺血或诱发心脏病的发生和加重。心脏病人切忌暴饮暴食。如果实在忍不住,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助于防止血液变稠。
适当补钾:钾能够调节心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多数成人每天需补充4.7克。钾在西红柿、土豆、香蕉、李子、葡萄干等中含量都很丰富,山芋和番茄酱中含钾量最高。钾离子可促进钠离子排出、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能防止胆固醇在动脉沉积,保护血管。
秋冬进补:生姜、洋葱是不可多得的秋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洋葱含有的类黄酮等物质,可降血压、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体情况,合理选择一些药补。
合理运动: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把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其沉积在血管内壁。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建议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次,每次运动的最高运动心率为170减去年龄,超过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按时服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很重要,不能等到疾病发作再去医院。可服用中药进行防治。冰片,有芳香开窍的作用,能够缓解病人不舒服的症状,维生素E和维生素B6,对保持动脉壁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花和冰片既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还可明显提高人体的耐缺氧能力,尤其提高心肌含氧量,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优秀药物。
防止便秘造成心梗:“便秘”是心脏病发作的“罪魁祸首”,由此导致心脏病患者意外发生心梗、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原因是,大便时过于用力会增加胸腔压力,减少心脏血液回流量,进而导致心脏病发作。要多吃高纤维食物,多补充体内水分,防止便秘,避免用力解大便。
少吃甜食:血压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过一定量,就会有血压升高的风险。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饮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此外,如豆浆粉、袋装麦片、黑芝麻糊、藕粉等冲调饮品,含糖量近60%,应谨慎食用。
释放压力: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专家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手指操:所谓“十指连心”就是说人的十个手指与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经常活动手指,无疑会增强心脏功能。同时由于每一根手指都有经络,经过四肢直接通到头面及脑的深部,所以运动手指时,就可刺激到大脑里不同的中枢。透过各个经络,对大脑不同区域产生不同功能的运动效果。
做时先吐气握拳,然后再用力吸足气并放开手指,这样可以使头脑轻松。接着用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指,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揉捏到小指,每指做10秒。做完后换手操作。接着,再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若干次。(注意:握拳时将拇指握在掌心)以刺激各指端穴位,增加效果。然后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按压拇指;用拇指按压各指指根,以刺激各经络。最后双手手腕伸直,使五指靠拢,然后张开,反复做若干次结束。
脚部锻炼:人在站立时,脚部的血液要从地面的位置返回到心脏。靠什么力量返回去呢?一靠动脉的压力,二靠平时的运动。在我们的足底有个“泵”,医学上把它叫做静脉泵。行走时,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挤压将血液泵回心脏。所以,老人经常走路,对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非常有益。
增加脚部柔韧性的锻炼也很有必要。足踩在地上,把足跟抬起来,站5秒钟。然后用足尖着地,再用足背侧着地,坚持5秒钟。这是一组动作,主要是锻炼足部关节的折曲、背伸能力。或在地板上放一块毛巾或一块布,用足趾去抓,这样可以锻炼足部肌肉的伸缩能力。还可以用足趾逐一将20个玻璃球夹住,然后放到一个盒里,每天做两次。
保持愉快心情:压力积累出的“闷气”会在体内蔓延,长此以往,容易使心脏“受伤”。此时,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给心脏“释压”:每天大笑三次。研究发现经常唱歌能增加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多做深呼吸,尤其是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也可以为自己减压。
注意保暖:研究表明,当气温低于12℃时,人身周围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大,血液流速减慢、血流受阻,血瘀机会增多,引发心脏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冬季减少户外活动,忌食生冷。风寒是秋冬季冠心病复发的主要诱因,要特别注意头部、手部、脚部的保暖。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注意穿衣服。
多打瞌睡:减少睡觉时间换取工作、娱乐的时光,是不少上班族的选择。挪威的一项研究表示,如果清晨起床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27%。而且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因此,不要等到筋疲力尽时才想起补个觉,应该随时随地抓紧机会打个小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