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经口进食,换个嘴巴吃饭。微创胃造瘘给胃安张嘴,就能把食物喂到体内去,保证身体机能需要。近日,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消化内科为因脑出血后失去了吞咽功能的尉大爷施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搭建第二张“嘴”,重新建立 “营养通路”。
“今天我们就出院了,太感谢你们了,谢谢你们让我们家老头子解决了吃饭问题,从今以后不再挨饿了!谢谢孙主任!谢谢医生!谢谢护士们!谢谢你们!”尉大妈笑成了一朵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的确,今天对于住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消化内科的尉大爷一家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住院九个月之久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
2016年1月8日,尉大爷因脑出血后就失去了吞咽功能,自患病以来一直是靠鼻胃管喂饭。由于鼻饲管长期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导致分泌物、痰液增多,诱发了肺部感染,每天都要承受吸痰和误吸带来的痛苦。尉大爷的老伴告诉医护人员,因为吃饭问题,遭老罪了!在留置胃管期间,尉大爷曾偷偷把鼻胃管拔掉过无数次,后来打听到鲁中医院有个微创技术,做了就能解决一切麻烦,就来到鲁中医院住院接受治疗。
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孙士东教授及他的团队在为尉大爷调节机体的各项功能后,制定了一个综合诊疗计划。
9月19日,是令尉大爷一家终身难忘的日子。孙士东主任为其进行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手术非常成功。
经了解,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在内镜辅助下于胃前壁和前腹壁之间建立一条通往体外的管道,通过管道为病人注入营养液,解决病人无法经口进食的问题,达到较长时期维持机体所需养分的目的。孙主任告诉记者,对于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传统方法是在腹部开刀行胃造瘘术或经鼻腔插胃管引流食物。但胃造瘘外科手术,创伤大、费用高;而鼻饲管又易造成鼻、咽、喉、食管黏膜糜烂及出血,鼻窦感染,发生溃疡。与这些传统的技术相比,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一到两小时,便可将食物磨碎注入管道,为人体正常消化道吸收。如果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能经口摄入足够营养时,还可以拔除胃造瘘管。
20日,孙院长及消化内科的大夫们来查房,尉大爷用力的冲孙院长眨了眨眼睛,眼神里透露着感激、信任和欢喜。主治医师冯大夫每天给造瘘口处精心换药,小小的伤口很快愈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尉大爷身体和精神头明显好转,看到医护人员也及时的打招呼。尉大爷老伴常说,老头子年轻的时候是家里的功臣,现在病了,正是需要人伺候的时候,有了这管我可以给他喂更多有营养的食物,回家好好的伺候他。再也不担心诸多的痛苦和并发症了!
听尉大妈说,孩子们担心她爬楼梯累,已经为他们换了带电梯的大房子,这回出院回家,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
祝福尉大爷尉大妈晚年过上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