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原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医保专区
首页 >> 医保专区 >> 正文

“介入之眼” IVUS精准出击,鲁中医院成功打通复杂冠脉“生命线”

   近日,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心内二科在导管室的紧密配合下,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心血管介入手术。此次手术在血管内超声(IVUS)的精准指导下,顺利开通前降支开口无残端慢性闭塞病变,并妥善处理左主干分叉病变,为患者打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指冠状动脉 100% 闭塞且持续超过 3 个月的病变。这类患者常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在冠脉介入治疗中,CTO 病变因其开通率低、并发症高、手术耗时长等特点,被视为介入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而前降支开口无残端的齐头闭塞 CTO 病变,由于闭塞处路线指引不明,且可能累及左主干、回旋支,进一步加大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

   此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16 年前曾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近 1 个月来,患者在活动时频繁出现胸闷、胸痛,伴有四肢乏力,随后就诊于鲁中医院心内二科。为明确诊断并评估冠脉血管状况,心内二科刘亮主任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在导管室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前降支自开口处 100% 完全闭塞,回旋支开口至近段有 70 - 90% 的狭窄,中段原支架内狭窄程度达 95%,右冠状动脉远段向前降支远段形成侧支循环。刘亮主任团队与心外科团队会诊后,综合考虑患者高龄,合并慢阻肺、心功能较差等因素,认为开胸搭桥手术风险过高,最终建议患者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接受慢闭开通、药物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

   为确保手术顺利与安全,科室组织了全面充分的术前讨论,并成立了由刘亮主任医师、周辉副主任、张隆英主治医师和黄长浩医师组成的手术小组。针对患者冠脉造影左前降支开口慢性闭塞无残端、开口位置难以判断,以及回旋支开口至近段重度狭窄等复杂情况,手术团队制定了详细的介入策略。

   手术过程中,团队采用冠脉内超声影像技术(IVUS)辅助寻找前降支开口位置。经桡动脉途径,成功将 IVUS 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回旋支内,结合透视显影确定疑似前降支开口位置。通过手动操作超声导管反复确认,最终成功找到闭塞的前降支开口。在微导管支撑下,手术团队反复调整导丝缓慢前行,经多角度造影确认导丝远端位于真腔后,成功开通前降支闭塞病变,并顺利植入支架。术后,前降支 TIMI 血流恢复至 3 级。

(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导丝寻找冠脉真腔)

(血管开通后冠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技术通过导管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呈现血管横截面图像,提供血管腔内的实时影像。借助 IVUS,医生不仅能够清晰了解管腔形态,还能直接观察管壁结构与病变性质,有效弥补了单纯冠脉造影在判断冠脉病变时的不足,被视为血管检查的新 “金标准”。IVUS 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最佳介入治疗方案,精准选择支架尺寸,确保支架位置准确、与冠脉管壁贴合良好,并预测术后再狭窄风险,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同时防止过度医疗,使治疗更加科学、合理。

   此次闭塞冠状动脉的成功开通,是鲁中医院心内二科与导管室全体医务人员的紧密协作、合理手术策略以及 IVUS 精准应用的成果。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健康希望,更标志着鲁中医院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与突破。它展示了医院在复杂心血管疾病治疗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应对更多高难度病例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意味着鲁中医院能够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手术的圆满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胜利,更是医者仁心与医学技术的完美结合,未来,鲁中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进一步发展,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供稿:心血管内二科 张隆英、张文静

   编辑:勾翠华

   审核:侯国玮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版权所有 ©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技术支持:讯丰网络(原淄博智顺)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路65号  咨询电话:0533-7698222
乘车路线:(乘236路,20路,52路,26路,28路)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下车

公安网备37030502000176 鲁ICP备19062293号-1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