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原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从 “大创伤” 到 “微植入”: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心脏起搏新突破

来源: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发布日期:2025-02-18 15:49:23    打印    浏览次数: 次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传统的起搏器植入术。该手术需要在胸部皮下植入体积较大的脉冲发生器,并借助导线将其与心脏相连。不过,随着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无导线起搏器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这一传统治疗模式,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开启了心脏起搏治疗的崭新时代。


   近期,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心律失常团队成功开展了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心脏起搏新技术 ——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科室副主任、周辉副主任医师带领科室起搏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协作,顺利为一位老年患者完成了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这一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鲁中医院在起搏器植入领域达到了更高的专业水准。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 82 岁的老年女性,她患有房颤、房扑病史,曾经历两次晕厥。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伴有长间歇,初步判断晕厥与该病症相关。经过科室起搏团队的充分讨论,认为患者具备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但考虑到患者高龄、身材偏瘦、疤痕体质,且需要长期进行抗凝治疗,传统有导线起搏器植入可能引发出血及感染等风险。综合多方面因素,最终决定为患者植入风险相对较低的无导线起搏器。


   无导线起搏器外形酷似一颗小巧的胶囊,体积仅约为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它通过微创手术直接植入心脏内部,无需在胸部皮肤下制作囊袋来放置起搏器,也省去了导线连接的步骤。这一创新性设计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感染风险,同时避免了导线相关的并发症。此外,该起搏器还具备抗磁共振功能,为患者后续可能进行的相关检查提供了便利。





   此次手术仅耗时 30 分钟便成功完成了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术后对起搏器参数进行程控检测,结果显示正常。





   (左起依次为普通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与胶囊)


   无导线起搏器知识延伸


   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过程更为精准和安全。医生通过导管将其输送至心脏特定部位,并牢固固定在心肌上。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传统起搏器则需要在锁骨下切开约 5 厘米大小的切口,这无疑增加了感染及出血的风险。


   无导线起搏器不仅在植入方式上具有优势,其性能和稳定性也十分出色。它能够持续、精准地监测心脏节律,在必要时及时发放电脉冲,助力心脏恢复正常跳动节奏。而且,其电池寿命长,预计使用寿命超过 12 年,能够为患者提供长期可靠的起搏支持。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群体,如反复出现囊袋感染、静脉闭塞、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对美观有较高要求、活动量大或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而言,无导线起搏器无疑是更为理想的选择。它使患者摆脱了传统起搏器导线和囊袋的束缚,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游泳、洗澡等日常活动,甚至可以参与较为剧烈的运动。


   在临床实践中,无导线起搏器已充分展现出显著优势,为众多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普及,相信无导线起搏器在未来医疗领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的心脏重新注入活力,让他们能够拥抱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供稿:心血管内二科  王玉


   编辑:勾翠华


   审核:侯国玮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版权所有 ©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技术支持:讯丰网络(原淄博智顺)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路65号  咨询电话:0533-7698222
乘车路线:(乘236路,20路,52路,26路,28路)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下车

公安网备37030502000176 鲁ICP备19062293号-1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