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原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话鲁医|王洪艳:执镜探微光!她用匠心践行“健康守门人”

来源: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发布日期:2025-09-19 11:03:55    打印    浏览次数: 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勾翠华

以精湛的内镜技术为武器,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领域精耕细作,作为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兼内镜中心主任,王洪艳是患者信赖的生命守护者,也是学科发展的领航人。

“王主任,我就信你!”王洪艳表示,这是她听过最动听的一句患者评价。

因为在王洪艳看来,专业度是评价医生最好的标准,而患者的信任是对医生最好的褒奖。


健康守门人

2015年,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在淄博市最早承担全国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王洪艳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启了早癌筛查的惠民路。

“那一年,我们医院团队去到临淄区凤凰镇北龙村开展免费早癌筛查,不少村民前来做胃镜检查,其中,一位老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王洪艳回忆,当时一名村民,身体平时没有任何症状,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小弯有一处糜烂灶,病变虽浅,但呈现“娇艳”的红,周边呈“蟹足样”表现,这一细节立即引起了王洪艳的重视,高度怀疑是早癌迹象。

最终的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了王洪艳的判断。同老人家属沟通后,王洪艳团队为患者做了胃镜下的黏膜剥离术,术后王洪艳团队与老人保持定期联系,每年进行复查。

“这是我们在北龙村发现的第一例早癌,由于发现的早,患者以超级微创的方法得以治愈,且术后无需进行化疗,10年后,这位老人身体依然健康。”王洪艳说。

实际上,早期消化道癌是没有任何症状、或者说没有特异性症状的,那么如何能发现早期胃癌呢?

王洪艳介绍,年龄大于40岁、有家族史、既往有胃溃疡、胃炎等情况,加之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都是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需尽早去到医院检查,将早癌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家人”作为座右铭,多年来,王洪艳进行上消化道早癌筛查近万例,早诊率33.87%、早治率达90%以上,拯救了数千个家庭,让更多的人从早癌筛查中受益。

在早癌筛查工作中,王洪艳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2018年,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王洪艳从129家医院的260位医生中脱颖而出,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技术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评委的高度赞赏,并被评为全国上消化道早诊早诊项目专家督导组成员。

因王洪艳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多次被国家癌症基金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授予“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执着与匠心

10小时,那是我做过时间最长的手术。”王洪艳告诉记者,曾有一台内镜手术耗时10小时,对医生的技术、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手术结束时,肩膀、双腿、手已僵得无法动弹,眼睛则因长时间注视而流泪。

“只要患者得以解除病痛、得以治愈,那么一切都值得。”凭借这般执着的信念,王洪艳在医者之路上走得愈发坚定。

工作中,王洪艳坚持复盘,每日研究内镜精查图片,细致判读;反复推敲手术思路,并将典型、特殊的放大内镜所见以及ESD的操作要点,以手绘形式记录下来。

有时为了掌握一个关键手法,她会连续练习4-5个小时,直至动作精准流畅,深深烙印在肌肉记忆里。

这份执着与匠心,让王洪艳在不断迈上技术新台阶。过去需外科开刀的贲门失弛缓症,如今她可通过内镜下微创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有效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既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可以经内镜下微创行肌切开术治疗,达到满意疗效。

曾有一位贲门失弛缓症的13岁患儿,因不能进食、体质很差,体重仅有70斤,患者同家属辗转了省内多家医院,未能得到好的治疗效果,最终来找到王洪艳。

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王洪艳团队为其进行了POEM手术,手术很顺利,术后5天孩子出院。术后3个月,孩子的体重增加了20斤,为表达感激,家属为王洪艳团队送上锦旗。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王洪艳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

从日本进修回国后,王洪艳逐渐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经内镜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多环套扎粘膜切除术等多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

逐渐,慕名来找王洪艳做内镜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她在服务患者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患者的信任。

能够在患者心中根植一颗名为“信任”的种子,是王洪艳作为医者最有成就感的事。

责任所在

立足新技术领域,菌群移植无疑是该科室全新探索之一。

王洪艳告诉记者,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疾病都与菌群紊乱相关,在此背景下,菌群移植技术应运而生。

王洪艳介绍,菌群移植,是指把健康人肠道中的功能肠菌,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用于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也是目前重建肠道微生态的最有效方法。

据了解,起初,最早的菌群移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后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菌群移植作为一种新型疗法,逐渐被应用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营养不良、自闭症、焦虑症、严重失眠、抗衰老、肿瘤、帕金森综合征等。

近年来,菌群移植应用在了颇受关注的肿瘤领域。肿瘤患者化疗后,菌群移植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增强化疗药物疗效,同时还可以起到减轻化疗副作用的功能。

作为消化领域的新技术,“菌群移植”被称为难治愈性疾病的“新武器”、肠道内的“超级外援”。

如今,王洪艳的身份不仅是一名医者,更是消化科的带头人,如何带领科室走向更好的路径,是她肩上的责任所在。


该院消化内科作为淄博市重点专科,多次被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委员会、省癌症中心授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以不懈努力,诠释着医者仁心。未来,王洪艳将继续以执着的探索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在消化内镜的方寸之地,守护患者的生命之光,并引领着区域消化内镜诊疗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李艳晨

值班主编:李超、冯冬宁、郝东智

值班审读:徐长宏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版权所有 ©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技术支持:讯丰网络(原淄博智顺)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路65号  咨询电话:0533-7698222
乘车路线:(乘236路,20路,52路,26路,28路)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下车

公安网备37030502000176 鲁ICP备19062293号-1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