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原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博览新闻》刘亮:24小时在线的“心”守护

来源: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发布日期:2025-09-19 11:06:56    打印    浏览次数: 次

“不用特意跑一趟,按时吃药,复诊时给我打个电话就行。”918日,记者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见到刘亮时,他正耐心地跟复诊患者交代注意事项,语气温和又笃定。


对他而言,只要患者需要他的联系方式,他从不会有半分犹豫。从医十几年来,他的手机里存着上千个患者的电话、微信,哪怕这些不间断的信息与来电占据了工作甚至休息时间,但在他看来,作为医生本应如此。“只要患者需要,我24小时在线。”这句话,是他对患者的承诺,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医者担当。

扎根心内:在“巨人肩膀”上精进医术

2007年,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刘亮怀揣着对医学的敬畏,走进了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历经一年的科室轮转后,他毅然选择了心血管内科。

这个1993年独立成科、实力强劲的“王牌科室”,具备强劲的专业实力:19966月实现首例DDDR起搏器植入成功;同年7月首例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成功;200212月首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成功……诸多新项目、新技术的率先开展,让科室的专业水平稳居省内领先,也为刘亮搭建了成长的“高起点”。


深知“站在巨人肩膀上更要沉下心”的刘亮,从不敢停下学习的脚步。2014年,已是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的他,争取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介入中心进修的机会。半年时间里,穿着沉重的铅衣在介入室泡一整天成了他的日常,跟着老师做完手术常常已是凌晨一两点。2024年,刘亮又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到英国皇家布朗普顿与哈尔菲尔德医院访问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辛苦肯定是有的,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是一辈子的财富。”刘亮坦言,那段进修时光不仅让他的技术突飞猛进,更与阜外医院的专家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为日后工作中的疑难病例会诊埋下了“伏笔”。

进修归来,恰逢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进入快速发展期,刘亮与同事们逐渐开展高、精、尖的冠脉介入治疗。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心血管内科迎来了飞速发展,一年完成的介入手术数量高达数百台,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凝聚着刘亮和团队的汗水。

医者温情:16年守护成老朋友

对心血管内科的“铅衣战士”们来说,一天做12台手术就已浑身湿透,但刘亮曾创下过一天参与19台手术的纪录。从清晨到深夜,光影流转间,不变的是他对患者的坚守。

2009年的一桩往事,刘亮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他收治了一位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的患者,不料第二天患者突然发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那时候技术有限,我们紧急为患者做了溶栓治疗,之后又请专家来做了手术。”全程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换来了患者的充分信任。


“今年4月初,他又来医院找我进行复查。”在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后的16年期间,这位患者一直保持着固定的复查频率。“我和许多患者都保持着10年以上的联系,每次见到对方,就像见到一个熟悉的老朋友。”刘亮说,这份跨越医患的情谊,成了他从医路上最温暖的慰藉。

预防科普:守护心血管健康

聊起心血管疾病,刘亮的语气多了几分沉重:“我接诊过最年轻的患者才20岁。”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里,高血压、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是“老年病”,但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去年,刘亮就接诊过一位28岁的急性心梗患者。“肥胖、不健康饮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这些都是诱发心梗的重要因素。”他坦言,心血管疾病年轻化,与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他常常在诊疗中强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呼吁人们积极改善危险因素,养成利于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年,医院新成立了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与心外科联动会诊、手术,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谈及未来,刘亮的眼神满是笃定:“我和科室的共同目标,是‘打造鲁中地区知名心脏中心’。”这份愿景,不仅承载着刘亮对心血管专业的热爱,更饱含着他守护一方百姓心血管健康的决心。(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晓蕾)

责任编辑:史德建

一审:侯林

二审:董振霞

三审:伊茂林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版权所有 ©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技术支持:讯丰网络(原淄博智顺)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太公路65号  咨询电话:0533-7698222
乘车路线:(乘236路,20路,52路,26路,28路)到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下车

公安网备37030502000176 鲁ICP备19062293号-1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交通路线